丢名画 老板成擦鞋匠 不气馁 卖鞋"升做"鞋老板
2010-10-08 信息来源: 步云天地-环球国际商贸中心
不气馁,卖鞋“升做”鞋老板
当一个人从事业的高平台突然跌入谷底,他该如何面对?当一个人久久地身处逆境而不见起色的时候,他该如何坚持?当一个人不得不从事着一个别人看来很卑微的职业的时候,他该如何微笑?本报9年前曾经报道的一个人物,他从一个老板一夜间“沦落”为擦鞋匠,在经过9年之后,今年终于办起了一个小的鞋厂,并在淘宝网上开了店,初步获得成功,其间经历颇具戏剧色彩,说来令人心生感慨,不由得让人思索许多。
9年前他从老板“降为”擦鞋匠
本报9年前报道的这个小伙子名叫邹智光,他在照片上笑得很开心,当时他手里正拿着一只鞋在一台小机器上修着。那还是在2001年6月,奥林匹克广场东侧那一片旧房子还没有拆。一个黑暗的门洞里的楼梯间,被略作整理装饰,外面挂着一个“千里亮擦鞋店”的牌子,小邹就在这里给人擦皮鞋。当年记者每天上下班路过那里换车,几次在那里擦鞋,一来二去就与小邹熟悉,才知道这个小鞋匠几个月前还是大连一家著名婚纱影楼的经理,同时自己还拥有一家画框加工厂和两家画廊,年方二十五六岁的他,在别人的眼里不可谓不风光。但人生无常,由于一次意外的闪失,他将客人的3幅名画丢失,一夜之间,工厂等抵债给了别人,他也一下子变得一无所有。当时他十分苦闷,曾卷起铺盖卷回老家广西,但是不服输的他又不甘心。他把自己的部分家具折价卖出1万多元,从他年租金2万元、120平方米、曾经请过保姆的房子里搬了出来,到五一广场附近租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其间,他遇到了一位擦鞋师傅,并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的街头擦鞋如雨后春笋,在擦鞋师傅的劝说下,他来到了奥林匹克广场开了这家擦鞋店,从此将自己“经理”的名头换成了“擦鞋匠”,当年做经理时穿的西装也被压在了箱底,成为一种回忆。
本报报道后,他的小鞋店曾热闹过
在那段时间里,曾经与画作打交道的双手,渐渐地适应从客人的脚上接过脏皮鞋,然后用一把刷子、一管鞋油将其打磨得亮亮的,原来细白的手指变得整天黑黑的,到了晚上打几遍香皂也难以洗净。不仅擦皮鞋,聪明的他还结交了鞋厂的工人,并逐渐熟悉了制作皮鞋的工艺。人们不久就发现,在他狭小的“店”里,开始出现几双皮鞋。小伙子在替人擦皮鞋的同时,会主动与人搭讪,试着推销他的“作品”。居然有人捧场,其中还有一位大老板。小邹告诉记者,就是这位“王总”,在此后的多年里,每年都会花一两万元钱买他的鞋,这给了他巨大的支持,也使得他这么多年能够在修鞋、卖鞋这一行当里,从艰苦中挺下来,他在心里无数次感谢过。
小邹当时的做法经过本报报道后,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他的小小擦鞋店一下子热闹起来,许多路过这里的人,专门进这个小店来看看这个曾经当过经理的人是怎样肯于俯下身来为人擦鞋的。当时,小邹说:“人不能总是一帆风顺,失败了,就得接受。能享得了福,也得能吃得了苦。我也觉得擦皮鞋没有当老板风光有面子,但面子能当饭吃吗?”他的这种态度曾给许多人以触动。小邹曾经雄心勃勃,想在擦鞋这一行做出个模样来,在大连这个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这一理想没有实现。2002年6月,他心怀不甘离开大连,远走深圳。临走的那一天,记者送他。他坚定地说,他不是放弃,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他会坚持下去。此后的每一年,他都会同记者联系,说一说他的“事业”。
几经失败,他终于又当上小老板
但是,他的创业之路似乎总是处在一个较低的平台上。在深圳,他正如自己所说的那样继续着擦鞋、修鞋、卖鞋的路子。他把小店开到一家大商场里。不过,他所期待的跳跃始终没有来到。其间,他还曾摆过地摊卖鞋,也曾与人开办过一个小的鞋作坊,最终的结果也是倒闭,将设备当作废铁卖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没有退缩,始终坚守在与鞋有关的这个阵地上。转机在今年4月份出现了。他在摆地摊的时候,曾经尝试过在网上卖鞋。当时,他的一位朋友鞋卖得不太好,他便试着帮助拿到网上卖,结果令他十分惊喜的是,其中的一款鞋卖得特别火。聪明的他马上意识到出现的商机,他决定发挥自己的另一优势——做鞋。他投资20万元建了一个鞋厂,雇了20多名工人,开始制作流行款式的鞋子,并在网上销售。现在,他在淘宝网上的“五一鞋柜”店,以及代理商每个月都能销售300多双鞋,为他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润,他的“五一鞋柜”店因为订单多而不得不满负荷运转。“明年,我将把工厂规模扩大,增加工人,换个更大的厂房。”小邹说。
那个擦鞋匠,终于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成为一名小的“鞋老板”。“你知道吗,我觉得我有今天不是一种偶然。首先是因为我对这一行的热爱,如果说当初走进这行是无奈,但后来我却真真地爱上了鞋。其次是因为我的坚持。我在多少次失败之后,以及在多少年处于不顺的时候,始终没有放弃。你可以告诉那些曾经认识我和帮助过我的人,那个在奥林匹克广场旁小店里擦鞋的小伙子,今天终于不再擦鞋了,我感谢大家。如果我的经历能让那些身处逆境的人们悟出点什么,我就更欣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