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分站切换

美中订阅号

实时获取圈内资源
免费订阅鞋业头条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新闻首页  >  会员动态   >  鞋业小知识:回顾运动鞋精彩的发展历史

鞋业小知识:回顾运动鞋精彩的发展历史

2011-01-10    信息来源: 步云天地-环球国际商贸中心

运动鞋作为鞋类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构成并丰富了鞋文化。回顾其历史变迁可以为鞋类家族增添光彩。 一、运动鞋的诞生 1.运动鞋产生的演变过程 50万年前,人类就能够以立姿行走、奔跑,然而直到距今五万年前左右,人类才懂得利用兽皮制作一些简单的衣着与鞋子。原始人追赶野兽时将脚部用树叶、树皮乃至动物的皮包裹,是最早的鞋子雏形。这些遮护物往往在跑步中散落,于是,人类逐渐学会将遮护物系得更加牢固。再后来又将新鲜的动物皮割下一块将脚包裹起来,而包裹的动物皮会越来越硬,甚至磨脚、割脚。人类便用石头或兽骨制成的手工具将动物的皮处理得更软一些,或者是改用更加柔软的材料。他们还发现将绑缚在脚底的树皮、动物皮乃至其它物质,做成与脚掌大致相似的形状再对其绑缚不容易散落和被刺穿。与脚掌相似的形状物便是后来所称的底,而绑缚用的物质逐渐演变为鞋帮。 当时,在比较激烈的运动中穿用的鞋子,如部落之间的战斗,为了抢夺战机,或者逃避对方的追杀,将树皮、藤条、动物的皮或其他草编绑缚在脚掌下面,将脚掌遮护起来,以便跑的更快。这些在生产、作战,甚至逃避自然灾害或野兽的袭击时穿的鞋,算是人类比较简陋的早期运动鞋 2.古典运动鞋的产生 古典运动鞋起源于需要长距离跑步的古代传令兵。当时,传令兵都以奔跑的形式来传送战场上的命令。为了挑选能够快速奔跑的传令兵,就诞生了古代的运动会。最具有代表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始于公元前776年的希腊奥林匹亚村,项目主要是跑步,后来运动项目增加了剑击、角力、射箭术、拳击等。为了获得最好成绩,运动员逐渐由不穿鞋到穿上鞋子跑步。跑步鞋因而逐步发展起来。 后来,体育娱乐与运动项目越来越多,开始出现了一些专用鞋。当时专用运动鞋的特点是运动员只能在足球、橄榄球、板球比赛运动中穿皮底运动鞋(与牛津鞋相近,现在还将一种橡塑鞋底叫牛津底)。为防滑鞋底常在底部加装鞋钉或凸栓。这些仅具有运动项目所需的个别功能的运动鞋,标志着古典运动鞋的产生。 3.近代运动鞋产生的历史 近代运动鞋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以橡胶用于制鞋工业为标志,橡胶的使用为满足运动要求的减震提供了条件。 1832年,一位爱尔兰人移民美国,在麻州小镇当印刷工时,每天站在机器前,脚底由于长时间过分受身体重力的压迫,感到脚底疼痛,就在脚底垫上一个橡胶皮垫,疼痛明显降低。同事们跟他开玩笑将该垫藏了起来,他回家后干脆将橡胶皮定在鞋底上,诞生了橡胶底的鞋子。 1839年出现了硫化橡胶,耐磨耗性好。1868年,第一双用硫化橡胶作平鞋底的网球运动鞋诞生,它标志着近代运动鞋的正式产生。 1861年用于板球运动的跑步鞋使用了运动钉鞋。当年开始从日常的男用鞋衍生出装有鞋钉的跑步鞋;而1896年跑步鞋中派生出不装鞋钉的跑步鞋,这就是专业跑步鞋的前身。 1873年,美国人在用Sneaker(本意为没有声音、潜行者、小偷等)来形容布面胶底的运动鞋。这种运动鞋使用起来,不发出声响,故Sneakers成了运动鞋代称。 1876年,新利物浦橡胶公司采用新的技术,制作槌球比赛的运动专用鞋,从此,橡胶底帆布面的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英国人给布面胶底运动鞋取了个绰号Plimsolls。 1892年,英国赛跑选手将沉重的跑步鞋改为带有钉子的跑步鞋,主导了跑步鞋的潮流。 1896年停办了已久的奥林匹克运动在希腊的雅典再次兴起。50公里长途赛跑,即马拉松运动列入正式项目。马拉松赛的跑步方式,有别于田径场中的其它赛跑项目,鞋底并不需要像短跑鞋那样加装鞋钉。此后,用于赛跑的跑步鞋,开始区分成有钉与无钉两大类。 二、运动鞋的发展历史 1.20世纪初期的运动鞋发展 在1895—1910的15年间,出现了与运动相关的竞赛用鞋的设计、生产与销售。主要有带有鞋钉的短跑鞋、中距离跑鞋、跳高鞋、标枪鞋、田径赛鞋等。而且其它运动项目的用鞋也逐渐趋于专门化。 1900年,业余赛跑选手--约瑟夫?威廉姆?佛斯特将他的作坊改为制鞋工厂,亲手设计了选手们所钟爱的多种带钉的跑步鞋,后来成为运动鞋界叱吒风云锐步公司的前身。 1908年开始,美国著名的运动鞋生产商--斯伯丁公司首开先河为美国知名的马拉松选手提供运动鞋及相关装备,并派遣运动鞋专家随队监督。次年该公司推出具有轻量化设计的跑步鞋,使运动鞋变得更加轻便。 1911年,斯伯丁公司推出了在底部部分使用橡胶的短统跑步鞋,并且推出了内外双气室的结构设计,中央的气室压力因为较小而扮演减震器的角色,四周的气室则因压力较高而起着支撑稳定的效果。 1915年,斯伯丁公司开始生产鞋底带钉的短跑、中距离跑鞋、跳高鞋、标枪鞋等。对运动鞋的楦头进行了改进,鞋头部分变圆,肉体安排较以往宽松些,鞋面与鞋底的结合不再是手工缝制。 1928年,参加马拉松运动的美国人凯力先生,一直努力在尝试自制价钱更低、重量更轻、舒适性更佳的跑步鞋、保龄球鞋、跳高鞋、胶底便鞋等各式运动鞋,参加各地的比赛;对运动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年,英国老鞋匠律金开始设计出鞋眼片和鞋带在脚背的外侧的运动鞋,脚背的上方则使用一块松紧带以达到适脚性的目的。在脚与鞋接触的部位尽量不设计缝线,保持无缝式的鞋头,以避免磨脚起水泡。同时,鞋底前后分离,整个外底很容易修理和更换。 1936年,德国的达斯勒家族已成为全球知名运动品牌,现在广泛使用的运动鞋的系带装置C型扣,就是他们在1941年所推出的,他们也曾设计过具有支撑脚弓的系带结构。 1948年达斯勒兄弟不欢而散,其弟亚道夫成立了Addas公司,也就是后来的Adidas-阿迪达斯公司的前身;达斯勒则在同一小镇的另一端开办了业务蒸蒸日上的Puma-彪马公司。阿迪达斯公司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鞋博览馆,收藏了自1924年以来最完整的田径运动鞋;而彪马公司则保存了该公司早期的跑步鞋以及多年以来所获得的运动鞋研究成果的专利。兄弟二人在奥运会上的战争,每逢四年达到竞争的最激烈的程度,两公司都为知名的运动选手免费设计专用鞋,极大地促进了运动鞋的发展。

联系

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69-22803288

公众号

美中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