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分站切换

美中订阅号

实时获取圈内资源
免费订阅鞋业头条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新闻首页  >  会员动态   >  福建鞋厂大火烧出的弊端

福建鞋厂大火烧出的弊端

2007-11-02    信息来源: 步云天地-环球国际商贸中心

  前几天,中国轻工进出口商会发布信息,今年1至8月我国鞋类产品出口60亿双计170亿美元,平均单价2.85美元。当时,我和我的同事讨论,假如减去不能穿鞋的婴幼儿,差不多全球人均一双了。我们在惊叹产量之高时,还惊叹价格之廉:每双鞋价格不到20元人民币。如果含有运费,那就更加便宜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么便宜的鞋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昨天,新华社记者《大火烧出落后发展方式弊端》一文,让我们看到廉价鞋的来源。福建省莆田市“10·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飞达鞋面加工作坊37人丧生、19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现已知道这家发生火灾的小作坊,是一个典型“三合一”企业,材料间、车间、职工宿舍混合在一起。

  报道还说,“这起事故,使莆田市制鞋业落后的发展方式暴露无遗。制鞋业是莆田市的第一大产业,年产值达150亿元。但全市大大小小的制鞋企业中,规模企业并不多,比较规范的企业只有190家,小作坊却有200多家。飞达鞋面加工作坊所在的秀屿区,在事故发生后3天内,即清理出64家‘三合一’‘二合一’加工厂及小作坊。”“此次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表明,分布散、管理差的作坊式生产,已经成为落后生产力的典型,危及产业健康和社会和谐。”

  作坊式生产是否就是落后生产力,姑且存疑。单纯从鞋的产量和价格来看,我们的鞋在全世界有很强的竞争力。毫无疑问,这个竞争力来自于低成本。成本低到工人没有独立的宿舍,材料间、车间、职工宿舍“三合一”。据说,镇政府今年两次发出整改指令书都未得到落实。

  现在发生的各类事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管部门都“检查”过、“取缔”过,发出过数次“整改指令书”,潜台词是:出了事就没有我的责任了。不出事的话,你就接着干吧。事故发生后3天内,就查出“三合一”“二合一”作坊64家,可见“整改指令书”就是出事后的推卸责任书。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其实就是把责任制落到实处,比如说,发生什么程度的事故,给予那一级负责人什么样的处理。

  还是回到职工宿舍问题。老板为了“削本逐利”,肯定是怎么省钱怎么干。倘若不是节省成本到了如此程度,你就很难想象可以生产出60亿双鞋平均单价2.85美元。一个区有64家“三合一”“二合一”作坊,这在一些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恐怕不是个别现象。大火烧出来的究竟是落后发展方式弊端,还是政府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的弊端,值得探讨。不给职工提供宿舍的企业统统关掉,这是一种办法。还有一个办法,我们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府都做过,给工人盖集体宿舍,有的地方叫“工人新村”。我七十年代到农村插队,国家那时候那么穷,根本没有1.4万亿外汇呢,政府还拨专款盖知青集体宿舍哩。当地政府以人为本,拿出一点地、拿出一些钱,给打工者建立一批集体宿舍,比廉租房还廉租给这些农民工,既最大限度地减少类似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又可让作坊式企业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年产值150个亿的制鞋大市,建一些职工集体宿舍应当不难。

联系

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69-22803288

公众号

美中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