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依靠资本市场做大鞋业
2007-11-24 信息来源: 步云天地-环球国际商贸中心
“利用中介组织帮助企业理清产权结构,促进企业的产权结构由家族制为特征的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逐步推动一批条件成熟的企业上市。” 近年来,在外地部分城市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温州鹿城区鞋业发展势头放缓。温州鹿城区政协建议,城鹿鞋业要逐步进入资本市场。 今年5月,中国鞋业一线品牌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鞋业品牌将面临由百丽上市所带来的重新洗牌,温州鞋业品牌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资本掠夺者。红晴蜓、奥康等温州鞋业品牌老总在不同场合表示,对百丽的上市感到压力,将加快自己企业的上市步伐。据悉,温州鹿城区东艺、康奈等企业也已开始筹划上市事宜。 据了解,目前,鹿城区拥有鞋类生产企业100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10家。据统计,2006年鞋类规模企业的总产值达125.82亿元,占全区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的42.4%;鞋类规模企业出口交货值82.61亿元,占全区规模企业出口交货值的68.9%。 据鹿城区政协《关于鹿城鞋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原材料已占一双皮鞋成本的70%。工人工资过去约占每双皮鞋成本的10%~15%,现在已占了每双皮鞋成本的17%~20%,再加上企业为每个工人所缴纳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等,劳动力成本占了总成本的20%~23%。 “产品成本的升高,一再挤压利润空间,目前鹿城区鞋企的利润空间已非常有限。”鹿城区一鞋业老板告诉记者。 鹿城区政协在调研中发现,鞋业发展的国际形势日趋严峻。据了解,欧盟反倾销、出口俄罗斯运费提高(一个集装箱从2006年的3万多美元升至今年的5万美元),对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也减少了鞋企的利润。 为此,鹿城区政协建议,引导企业进行体制创新,逐步进入资本市场。营销国际化、产品多元化、产权社会化都需要资本支持,外部环境也促使鹿城鞋业走向资本市场,建议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体制创新,鼓励开放股权,利用中介组织帮助企业理清产权结构,促进企业的产权结构由家族制为特征的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逐步推动一批条件成熟的企业上市,依靠资本市场继续壮大和发展鹿城制鞋企业。 同时,引导企业与各地技术培训学校挂钩,加强技术人才的培训,为企业输送优秀的员工。同时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善待员工,改善员工的生活、学习条件,特别是要加强企业高级技术人才与外地先进技术的学习、交流,给其一个充分的“充电环境”,进而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让企业骨干人员参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