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因素强势 中国制造未大规模外迁
2008-01-20 信息来源: 步云天地-环球国际商贸中心
“尽管越南劳工平均成本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三,但综合各种因素,我认为目前还是中国制鞋能力最强。”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如是说。
往内地转移生产
为应对欧盟等地对中国鞋反倾销,以及应国际采购商对供货商分散生产风险的要求,华坚集团选择到越南设厂。几年过去,华坚越南的生产基地依然只有两条生产线,月产鞋七八万双。
张华荣说,越南制鞋配套远不如珠三角,很多原材料需要从广东这边供应。此外,生产效率也相对慢些,工人熟练程度不如中国,管理层都基本是从中国这边派过去,而且在熟悉当地法律法规过程中也需要花上一定的人力物力。从综合成本上来考评,到越南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降低,一直坚持下来主要是为了规避贸易摩擦。
与此同时,华坚集团到江西赣州投资的生产基地则获得迅猛发展。意识到在东莞生产成本逐步抬高,并可能遭遇劳工短缺、土地紧张等问题,张华荣于 2002 年 1 月到江西投巨资兴建了赣州华坚国际鞋城。目前,赣州的产能已逼近在广东东莞的产能,华坚集团这两个生产基地各有员工 1 万多人,赣州年产鞋 800 万双,而东莞年产鞋 1000 万双左右。
“赣州的劳动力成本比东莞的低 10% 以上,更主要的是这里的工人比较稳定。这几年来,我们逐步完善在赣州的制鞋配套,现在还有一部分原材料或配件从广东供应。由于广东物流发达,在江西生产的鞋产品主要也是运到广东出口海外。”张华荣说。
张华荣反映,利用赣州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华坚集团正在顺利地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将量大的低价鞋转移到江西做,而量小、难度大、附加值高的高档鞋就在东莞加工,未来华坚集团还将加速推进这一发展策略。由于及早调整生产布局,华坚集团已初步尝到甜头,受去年加工贸易新政出台的影响较小。
尽管一直在加工环节做得不错,但张华荣日益感到了危机,他努力地从制造环节往产业链中高利润的研发、品牌设计以及销售等环节延伸。最近,他投入 4000 万~ 5000 万元在东莞厚街建设一个世界鞋业 ( 亚洲 ) 总部基地,将基地定位为研发、贸易、品牌孵化、物流的亚洲总部,进行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新市场的开拓。
张华荣认为,华坚集团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在东莞接单、研发、销售,而在内地加工生产。
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