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分站切换

美中订阅号

实时获取圈内资源
免费订阅鞋业头条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新闻首页  >  会员动态   >  综合因素强势 中国制造未大规模外迁

综合因素强势 中国制造未大规模外迁

2008-01-20    信息来源: 步云天地-环球国际商贸中心

    “尽管越南劳工平均成本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三,但综合各种因素,我认为目前还是中国制鞋能力最强。”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如是说。

 

    往内地转移生产

 

    为应对欧盟等地对中国鞋反倾销,以及应国际采购商对供货商分散生产风险的要求,华坚集团选择到越南设厂。几年过去,华坚越南的生产基地依然只有两条生产线,月产鞋七八万双。

 

    张华荣说,越南制鞋配套远不如珠三角,很多原材料需要从广东这边供应。此外,生产效率也相对慢些,工人熟练程度不如中国,管理层都基本是从中国这边派过去,而且在熟悉当地法律法规过程中也需要花上一定的人力物力。从综合成本上来考评,到越南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降低,一直坚持下来主要是为了规避贸易摩擦。

 

    与此同时,华坚集团到江西赣州投资的生产基地则获得迅猛发展。意识到在东莞生产成本逐步抬高,并可能遭遇劳工短缺、土地紧张等问题,张华荣于 2002 1 月到江西投巨资兴建了赣州华坚国际鞋城。目前,赣州的产能已逼近在广东东莞的产能,华坚集团这两个生产基地各有员工 1 万多人,赣州年产鞋 800 万双,而东莞年产鞋 1000 万双左右。

 

    “赣州的劳动力成本比东莞的低 10% 以上,更主要的是这里的工人比较稳定。这几年来,我们逐步完善在赣州的制鞋配套,现在还有一部分原材料或配件从广东供应。由于广东物流发达,在江西生产的鞋产品主要也是运到广东出口海外。”张华荣说。

 

    张华荣反映,利用赣州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华坚集团正在顺利地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将量大的低价鞋转移到江西做,而量小、难度大、附加值高的高档鞋就在东莞加工,未来华坚集团还将加速推进这一发展策略。由于及早调整生产布局,华坚集团已初步尝到甜头,受去年加工贸易新政出台的影响较小。

 

    尽管一直在加工环节做得不错,但张华荣日益感到了危机,他努力地从制造环节往产业链中高利润的研发、品牌设计以及销售等环节延伸。最近,他投入 4000 万~ 5000 万元在东莞厚街建设一个世界鞋业 ( 亚洲 ) 总部基地,将基地定位为研发、贸易、品牌孵化、物流的亚洲总部,进行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新市场的开拓。

 

    张华荣认为,华坚集团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在东莞接单、研发、销售,而在内地加工生产。

 

    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

 

    由于生产成本高企,以及出现缺工、缺电等现实问题和土地资源短缺,珠三角等地逐步出现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调整生产布局来降低成本。

联系

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69-22803288

公众号

美中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