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大步走出去—2007年泉州市鞋类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2008-02-25 信息来源: 步云天地-环球国际商贸中心
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先导、品牌带动,全年鞋类出口超过24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泉州作为世界运动鞋主要生产基地的地位。
据泉州检验检疫局统计,2007年,泉州出口鞋类10.32万批,8.13亿双,货值24.32亿美元,鞋类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1/8,在全国五大出口鞋类基地中列第二位。
2007年,泉州鞋类出口克服了欧盟反倾销调查、企业用工紧张、人民币汇率调整、出口退税率下调、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出口货值的增长态势,稳定了其在海外市场的份额。这也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泉州鞋类企业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纷纷实施自主创新先导和品牌带动。
创新引导让企业从“数量规模型”渐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泉州制鞋企业纷纷借助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力量,创建省级、国家级企业或行业研发中心,加大产品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力度,研发出不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个性化产品,其中一些企业已经成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起草单位。许多大型出口鞋类企业,通过加强科技投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从“数量规模型”渐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了竞争力。其中,寰球、三兴、鸿星尔克、匹克等公司逐渐加大自有品牌产品出口的比例,每双单价比出口平均价高1倍以上。通过创新引导,泉州出口鞋类平均单价也从2006年的2.56美元,提高到2.99美元,同比增长16.5%。
与此同时,品牌带动也提升了泉州鞋类企业的市场扩张能力和管理水平。目前,泉州鞋类企业有“亚礼得”、“特步”、“匹克”等12个中国名牌产品,在15个中国名牌运动鞋产品中,泉州鞋就占了11个。其中,泉州寰球鞋服公司和泉州三兴公司还成为福建省出口鞋类免验企业。由于品牌带动,不少制鞋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与国外鞋类零售商采购团扩大合作,探寻新的合作模式和出口渠道。目前,泉州已有30多家制鞋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建立起生产和营销联盟关系,特步、安踏、匹克等多家泉州鞋类企业还在美国、俄罗斯、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商务机构,以多种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在2006年泉州鞋出口美国、欧盟及中东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2007年出口国家和地区增至8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