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腾笼换鸟 244企业出去7000新厂进来
2008-03-21 信息来源: 步云天地-环球国际商贸中心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最近表示,去年珠三角外迁企业共244间,但新进企业逾7000间。此外,他还表示,由于珠三角土地资源短缺令成本上升,加上要发展高新科技,因此鼓励劳动密集型港资企业离开珠三角转移广东东西两翼,并表示转移将给这些企业带来更大利润空间。
黄华华鼓励劳动密集型港资企业离开珠三角转移广东东西两翼,而不是迁往内陆,显示了广东官员在国家鼓励沿海企业转往中西部的大背景下,由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还是想透过其他措施,挽留并把企业分流到广东各地去,以此协调广东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黄华华指出,实际上,珠三角有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没将企业本部转移出去,只是把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转移到山区和东西两翼,企业不仅没有减少生产,相反还扩大了产业。他强调,此举不是“抛弃”港商,强调广东省和香港是老朋友,广东省政府正考虑参照美国纽约及新泽西州,将香港和深圳建立“双子城市”,共同发展经济。
珠三角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因此广东省及香港两地政府专门成立了珠三角企业转型升级专家小组,研究加大自主创新和科研开发,扩大产业链,制造更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黄华华表示,政府鼓励珠三角“三资”企业转移到广东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是出于“好意”,是站在港商立场上为他们着想,原因是珠三角土地有限,令生产成本上升,如果劳动密集型企业继续留在珠三角,利润空间只会愈来愈少,所以珠三角应该“腾笼换鸟”。
为了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转移,黄华华说,广东省面向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现在那里土地和劳动力很便宜,电价也远远低于珠三角,整个生产成本比珠三角大大下降。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山区,对企业是有好处的,利润空间更大了。
广东省外经贸厅经过对外资企业较集中的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中山、惠州进行迁移情况重点核实后认定,未出现外商投资企业大规模外迁情况。去年珠三角的外迁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为主,集中在五金、玩具、服装、制鞋、塑料等行业,其中90%以上是港台企业,外迁企业涉及的产品销售额为12.14亿元,约有1.3万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