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分站切换

美中订阅号

实时获取圈内资源
免费订阅鞋业头条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新闻首页  >  会员动态   >  鞋企上市的活标本 未来资本市场的主角

鞋企上市的活标本 未来资本市场的主角

2008-03-27    信息来源: 步云天地-环球国际商贸中心

    在过去的2007年,资本市场的诱惑在福建鞋企内蔓延,特别是继百丽在香港上市后,福建本土品牌安踏于去年7月10日赴港交所挂牌上市,融资31.68亿港元,首日股价上涨42%,更赢得了海外战略投资者NBA火箭队老板亚历山大的青睐。这一切使得本土的体育用品企业对资本市场更加垂涎,信心高涨。在他们看来,资本市场就是一块肥肉,每个鞋企都想尝试。因此,一年来,福建鞋企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上市热潮,引发了多方关注。

    对于现在的福建鞋企来说,这已经不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了,而是“狮子吃老虎”的时代,此时必须开始考虑资本的力量,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两种方式并用。尽管福建不少民营企业现在是龙头鞋企,但如果不能及时利用上市做大,未来可能会被迎头赶上的企业吃掉。这种生存危机,是从根本上促使福建鞋企近年来极大关注资本市场的主要原因。

    福建鞋企集体寻求资本市场洗礼的同时,惊喜与忧虑并存。他们渴望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同时对资本市场存在困惑。在已经融资上市的福建鞋企中,我们如何探寻上市之后的发展?在新的海外投资机构抛来橄榄枝之时,如何取舍?融资之后,遇到两难境地时,如何思考?福建制鞋企业正在探索中。

    上市新星:

    打造炙手可热的福建板块

    当众多鞋业企业在艰难的上市之路上不停求索的时候,福建一些企业却相继进入或即将进入资本市场大显身手,有的企业已经令人羡慕地把大笔资金收入囊中。有人甚至说“福建板块”正在资本市场上冉冉升起。

    安踏,无疑是最受各界关注的焦点。从获得的最新消息看,安踏近日公布上市后首份年度成绩表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安踏盈利劲升超过2.6倍,较招股章程中的盈利预测大幅高出接近4成。据公司首席运营官赖世贤透露,安踏现时已接获今年首三季的订单,较去年增长50%,表现理想,并期望毛利率水平可进一步由现时约33%提升至38%。安踏在今年的计划中,资本性开支将由去年的2.64亿元,大幅增长至3.68亿元,主要用作开店及建设营运中心。资本市场带来的无限发展商机便在安踏身上一一显露。

    野力,在新加坡创业板上市的另一个资本运作焦点。野力控股的中国体育国际有限公司在安踏上市后一周在新加坡上市,首期IPO1亿新股。众多同业人士对福建鞋业界名不见经传的小型鞋企投以惊讶、好奇,甚至是质疑的眼光。野力在新加坡创业板上市后,越来越多的福建中小鞋企更加关注创业板上市的进程。野力上市之后,于去年年底牵手斯洛文尼亚奥委会成为又一个搭乘国外奥委会列车的泉州品牌。据了解,野力正在加大生产规模,将在媒体上适当投入宣传计划。

    特步、乔丹、匹克等,进入后期等待。特步(中国)已委任摩根大通和瑞银为保荐人,预计会集资3亿美元,上市地为香港,上市时间仅剩最后等待期。届时,该公司将成为继李宁及安踏后,第三家赴港上市的内地运动品牌公司。匹克,预计在今年上市,与对手的竞争也将会从短兵相接的产品、营销、管理等战术性竞争过渡到资本运营的战略性竞争。而对于乔丹(中国)有限公司来讲,上市也只是时间问题,而这将使其成为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运动服装品牌。

    据悉,喜得龙、德尔惠、361°、金莱克、贵人鸟等泉州知名运动品牌都已制定了在近两年上市的计划时间表,上市选择的地点不一。

预计,近两年内可能会出现本地运动品牌集中上市的现象。目前,泉州累计已有20多家境外上市企业。将来这些鞋企若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将形成境外显眼的“泉州板块”。福建省证券界有关官员透露,将从泉州晋江开始,实施“晋江突破”,以形成证券市场民营企业的“福建板块”。由此可见,“福建板块”即将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

    上市地的新热门

    聚焦境外美德市场

    对于渴求资本市场洗礼的福建鞋企来说,他们曾经向往过香港联交所的圆形玻璃大厅,新加坡S股每天长达6.5小时的交易时间等。在以往上市记录中,境外市场一直是福建鞋企上市的主流。今年,福建特别是泉州关于境外上市有了全新的集体行动,众多企业蓄势待发,把触角伸向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甚至美国和德国法兰克福这五大市场。

    新宠,德国法兰克福。在世界级的专家眼中,在法兰克福上市的吸引力在于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快的上市核准程序:企业若选择初级标准上市,在3个月内就能完成;一般标准或高级标准市场,首次公开上市一般只需要4到5个月的时间。此外,欧元相对稳定的汇率,德国相对低廉的上市成本,上海证券交易所与德交所使用相同的电子交易系统(Extro系统)等,这些因素都令位于法兰克福的德交所成为中国企业的全新选择。令人关注的还有德交所的中国元素:目前德交所已有数百只中国股票在挂牌交易,在此前全部上市基金的回报率排名中,中国概念基金占到前10名中的5席。

    旧爱,美国再次走入企业视野。曾经一度受“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影响,许多企业被迫放弃美国转投欧洲。如今,阴影渐消,有企业开始关注美国。不用枯燥的数据,让我们用美国纳斯达克为例,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可以得到什么呢?首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市盈率普遍都高于美国其他的市场。目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市盈率平均波动范围是在30至40倍的区间内。而新加坡、中国香港大概在13至16倍的市盈率范围内波动。这样,从最实在的角度来讲,纳斯达克给了中国公司高的市盈率或者高的评估值。其次,中国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在融资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国际知名度。再次,可以提高自己企业的信誉评级。最后,通过到纳斯达克去可以为上市公司开展国际国内的合作提供舞台。最重要的是后续融资的便利,纳斯达克在后续融资上没有时间的限制,最快6个月就可以做二次融资。二次融资有4种方式:一是股权的二次融资;二是可以发企业债;三是银行融资,在美国,如果信誉好的话,容易得到商业贷款,甚至不需要抵押就可以得到信誉贷款;四是可以把自己的公司变成一个“硬通货”。

    德国、美国只是期待境外上市的泉州外资企业的目标之一,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的资本市场也在他们的视野之内。

    中国香港。案例:安踏在中国香港上市。福建特别是晋江鞋企大多属于红筹公司,更倾向于在香港上市。与直接上市,即H股上市的形式相比,红筹方式不仅没有规模门槛的限制,而且股票可以全流通。同时,由于离岸金融中心对在本地注册的离岸公司资金转移几乎没有任何外汇管制,对公司资金投向、运用的要求也极为宽松。相比之下,中国内地对红筹上市的监管日渐严厉,因此,企业更倾向于在中国香港上市。同时,在港上市优势不可忽略,即初次公开发行的市盈率比内地市场低,但只要符合法规,一年多次都可以配股和增发股份,获得资金。

其次,公司只要符合上市的基本条件,上市前的工作一般不会超过1年,上市成本是可预测的。第三,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塑造品牌,有利于向境外发展,开拓国际市场。最后,企业家的财产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新加坡。案例:鸿星尔克、野力在新加坡上市。在新交所主板上市有3个标准,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类型的公司的上市需要,企业只要符合其中的1个标准就行。标准一:税前利润过去3年累计超过750万新元(1美元约合1.835新元),每年均需超过100万新元;业务经营记录3年以上;管理层连续服务3年以上。标准二:税前利润过去最近1年或2年累计超过1000万新元;管理层连续服务1年以上。标准三:根据发行价,上市资本值至少为8000万新元。除了主板市场,中国企业还可选择在“新指”SESDAQ(新加坡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上市。这个市场是为帮助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在股市集资,上市条件较为宽松。其上市标准有:无需盈利记录,但公司业务具备可行性、盈利性并有发展潜力;若无营业记录,必须证明其集资是用于项目或产品开发,并经过充分的研发;公司必须发行不少于15%或50万股的股票,有不少于500名的公众股东。

    韩国。暂无鞋企案例,有纺织企业案例。亚太股市成为内地企业重要选择。除了新加坡以外,韩国证券交易所于2002年开始进入中国进行推介。2007年,福建石狮华丰纺织在韩国成功上市,给福建鞋企增加了许多信心。韩国证交所甚至表示,只要事先与该所就发行和上市有关事项进行沟通并充分准备好资料,从提交准备上市审查申请书到上市只要3个月的时间。中国是韩国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国中国内地企业在韩国上市已经是顺理成章。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企业的兴趣越来越大。

    泉州市上市办分析,尽管费用较高,但境外市场依然拥有不少独特优势:在不少境外市场,企业当年和今后的经营状况、前景才是关注的重点,这对上市准备不足,又急于在短时间内上市的部分泉企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仅是福建欲上市的鞋企单向选择海外上市地,那些海外的证券机构也纷纷关注起福建鞋企来。特别是美国摩根大通,将安踏成功推上资本市场之后,又接手特步上市推动计划。不少香港投资机构陆续到福建考察鞋企情况,对内地鞋企兴趣很大。不仅如此,深交所等内地投资机构也聚焦关注福建鞋企。据了解,目前在泉州活动的中介机构不下50家证券市场各方已盯上泉州。

    上市企业陷两难

    深入化?多元化?

    尽管在2007年,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多地被解读为个人财富激增所带来的数字。据了解,在融资成功的背后,福建鞋业行业与其他行业同样,陷入两难选择,即本产业深入发展,还是多元化发展?

    在传统产业中,诞生的的财富神话大都是经过证券市场的洗礼才得以放大至整个行业,乃至国内整个经济领域。在这批行业内最优秀的经营者完成财富增长背后,常常会反映出更加深刻的融资意义。

    一方面,资本融资之后,资本力量的选择性进入,为具有成长性品牌的长远发展的鞋企提供更多的养料及资源,正在筹备上市的匹克集团副总许志华这样考虑,“企业上市,让企业各方面管理得到规范,包括员工福利等,也为企业搭建了一个竞争平台,提高了企业公信力”。

他说,企业想上规模、上档次,融资上市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并不是结果。他还表示,不能因为上市而上市,这样同样会产生风险。

    另一方面,上市诱惑不断膨涨。在市场上赚1元钱就是1元钱,但是上市以后,在股市里至少是20元,多的在200元以上。业内人士称,部分鞋企上市融资的目的更注重于多元化发展。他们以投资股权为多元化方向的“赚快钱”行为,可能成为行业的重要安全隐患。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感叹国内众多经营实体对证券市场的热爱,他甚至怀疑在国内的某些产业中,还剩下多少企业家在安心做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选择性进入国内鞋业行业所带来的根本性影响在于,它能拉动国内一批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的品牌快速发展,在国内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以及帮助掌握优势资源的品牌能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较快完成自有产业的升级,形成竞争优势,并最终提升国内整个产业的竞争力。资本化的今天,以投资股权为重要方向的多元化经营,已成为过去一年国内许多上市企业的重要敛财手段。由于火爆的股市存在短期牟利的空间,使得微薄的产业利润很难与投资股市所能带来的回报竞争,产业资本流向证券市场的趋势由此形成。

    现在的问题是,众多制鞋企业采用的这种风险较高的经营模式是否会损害鞋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部分鞋业上市公司挪用鞋企融得的资金投进股市是否会造成行业的安全隐患。

    来自资本市场的力量及诱惑正在全方位地改造着国内鞋业行业。尽管在股市火爆发展的趋势下,产业发展显得有点弱势。但是,证券市场得以存在,乃至发展壮大所依赖的基础是产业。从这个角度上说,发展鞋业产业,提升鞋业产业竞争力才是硬道理。

    在这个狮子吃老虎的时代,上市融资好比给企业新增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上市能够让福建鞋企做大,但最重要的是规范化运作,从家族式管理转变为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从而使福建鞋企群体上出现质的飞跃。这同时也暗示出了在未来几年里,福建鞋企对资本市场的热情不但始终不退,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联系

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69-22803288

公众号

美中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