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故事 | 通经断纬,编织艺术人生,专访国家一级皮具设计师林俊亿
2020-07-30 信息来源: 美中鞋业网
古老的木质腰织机发出咯吱的声响,五彩的棉线鳞次地进行编织,熟练的双手让梭子线来回穿梭,时而雷霆万钧,恰似鱼游沸鼎,又觉和风细雨,正如虾戏浅滩。几勾几捻,尽显工匠本色;一招一式,技艺稔熟于心。不一会儿,一副巧夺天工的“西兰卡普”便呈现眼前,靓丽极了!而眼前的这位匠人丝毫没有半点困惑之意,他依旧进行他的原创设计。几十年如一日,他的艺术人生没有因为质疑而退却,也从不因为挫折而示弱。他就是,土家织锦非遗传承大使、国家一级皮具设计师林俊亿。

记 者:您的梦想是什么?
林俊亿:我是一名设计师,更是一名中国的设计师。从小就与国际皮具设计师打交道,接触到皮具行业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一直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人独立自主设计的皮具原创品牌何时才能在世界时尚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加工厂”,外资品牌因为加工费用的红利来到中国进行发单加工,皮具行业做得更多是“贴牌”生产的中国制造,更多受不了利益诱惑转而以仿冒为主侵权制造行为。在这里分享一个切身的故事,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踏进Mipel展会(意大利米兰箱包展),当我想进入10.0主展馆时,惨遭拒绝——理由只因为我是中国人,不给予入场参观资格。为什么?因为各大品牌生怕中国人的抄袭能力,窃取设计成果,这让我很痛心!当时因为我是受英国百年品牌的邀请而得以入场参观,当进场后看到各大品牌的原创实力展现,那一刻,我立下志向,“有朝一日,我要带着原创的设计产品到10.0馆!让大家看到中国人的设计能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我们的艺术水平曾经也是屹立在世界艺术之巅的,如大唐盛世、康乾盛世,丝绸、瓷器风靡全球。但是到了晚清,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这时候的文化创作也渐渐与世界脱轨。从强盛到衰败,让人唏嘘不已。中国目前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48%的销售份额,至今却还没看到属于中国原创的高端奢侈品品牌。所以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创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原创品牌,把传统文化的美发扬光大。我希望将来我们设计的东西不单单是贴牌,而是拥有时尚艺术的发言权。外国人不再用质疑的眼光看著我们,我们的艺术价值应该重新受到该有的尊重。
记 者:您是如何跟“设计”结缘的?
林俊亿:我出生在台湾云林的一个小农村里,家中有四个孩子,我排行老四,小时候的生活是比较困苦的。由于家里生活所需,15岁时,我就开始接触皮具加工,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赚零花钱。我从小就对美术很感兴趣,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黑板报几乎都是我画的。在学习皮具的时候,我的画图爱好得到了体现。那时候,看到设计的师傅在画图,我也拿过来写写画画,结果师傅看了我的画作之后,便开始“重用”我,从此便于皮具设计结缘了。后来,在师傅的指导下,我的绘画得以跟产品设计结合,并完成从平面设计到生产制作的转变。
当兴趣变成特长时,机会已悄悄来临。高中毕业后,我便开始学习创业,那时候一个月收入就有10000多元人民币,而当时台湾的高中老师月薪才5000元左右,这就更加坚定了我创业的想法。

开基立业 深耕穗城
记 者:具体聊聊您创业的整个历程。
林俊亿:从小受美国市场品牌的洗礼,日本制造工艺的熏陶,1993年服完兵役以后我便来到大陆与香港人开始皮具制造的创业,合资设厂于深圳宝安光明农场,开始学习大陆的生产管理技术。
早期的台资产业,委托代工制造是传统企业的主要经营脉络,并不需要具备设计开发的能力,产品的批量化制造生产才是主轴。但是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很多著名的品牌商,设计师本身有想法创意,但是针对皮具这样精专的领域,不见得有专业的制造知识可以去沟通并设计出好的产品。如果一个专业的生产工厂,只依循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以专业的角度提供正确的细节与处理方式,商品终究只是一个产品,无法成为一件具备价值的商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体现外在美的产品价值,就无法进行完整的概念展现,更不用说体现文化内涵之美了。
于是,我决定要从样品开发室开始著手。
当然一开始,饱受质疑——“一个皮包加工厂,你负责生产加工就行了,还做什么原创设计呢?”“来料加工订单那么多,哪有时间给你做设计?”“加工已经很赚钱了,何必要在设计环节上多此一举?”“中国人懂时尚吗?中国人会设计吗?”包括我的亲朋好友,都不看好“坚持原创”这条路。但是,质疑和轻视只会让我更坚定,让我更努力的去回应、去逆袭。
我开始对接台湾文创品牌的摇篮——诚品书局,这是一个专注于台湾设计师的原创空间。通过与设计师接触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诞生了合作的契机。苦心人,天不负。后来我有机会参与协助台湾101大楼商品设计开发项目以及台北故宫作文创产品的设计。这在我的设计生涯当中写下崭新的一笔。
记 者:您的产业后来迁移到广州,为什么选择落户广州?
林俊亿:我从小喜欢读中国的历史,也许是一种同根同源的民族情感。我去了解辛亥革命,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了解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封建王朝和帝国主义压迫而表现出的不屈与坚毅!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同盟会成员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就包括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精神意志无不使人动容。而黄花岗就在广州,我一直想到广州看看,这块革命圣地令我神往。
选择广州,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把中国独特的文化呈现给世界。中国的品牌在世界时尚界上应该占有一些之地,就像黄花岗起义的精神一样,打倒压迫,为梦发声!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广州深耕多年,我发现广州在箱包产业的供应链上,有著无穷的潜力与完整性——从上游的皮料面料,到中段的辅料五金配件,一条龙的完整供应链,让我有无限的信心去坚持心中所爱——在原创的路上勇往直前。

记 者:在创业途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是怎么克服的?
林俊亿:乘著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的生意风生水起。1996年,我们自创品牌在大陆的市场已经有50家直营门店。所谓“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年少轻狂的我设计了《中国风》系列皮包,并做批量生产,大肆宣传。最后却栽了个跟头——大量的库存囤积,皮包卖不出去。这一次尝试亏了不少钱,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弘扬传统文化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深挖文化精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市场需求,必败无疑。90年代的大陆尚未完全开放,农村居多,“雕龙绣凤”的产品并不受市场青睐。在传统文化的挖掘方面,我必须得做出更多的努力。
记 者:您是怎么接触到土家织锦的?
林俊亿:前面说到,要做出“中国特色”,又要满足“喜闻乐见”,这种设计必须是独一无二的。鉴于我对色彩的敏感度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对称美学的理解,当我第一次看到土家织锦时,便被它深深地吸引。
土家族织锦是湘西土家族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使用古老的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其制作工艺比较複杂,由12道工序组成,另以“反织法”挑织成图案花纹——织造时,眼看背面,手织正面,这就要求编织者对纹样及色彩要有娴熟的记忆和表现能力。我特意到湘西地区学习了四天,但实际上用了四个小时就学会了,连师傅都夸我“天赋异禀”。实际上,土家织锦真的难织,在这裡并不是说明我有多聪明多厉害,一切都是源于我对织锦技术的理解以及扎实的编织功底,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畏!现在我的工厂裡面还有织布机,我可以坐在织布机上全心全意地投入织布,上机几个小时都不成问题。
记 者:您是如何做到“传统与时尚”“非遗与市场”的结合的?
林俊亿:把文化融入产品,并能够推动产品产量化,让更多人喜欢、用上中国原创皮具,而不是一窝蜂地崇尚国际奢侈品牌,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经过与湖南省张家界土家织锦的进一步交流合作,目前已有五处土家织锦生产基地,由当地300多名的“织女”共同完成皮具制造的织锦部分。
在此过程中,我充当的是一个桥梁作用,把原本鲜有人知的非遗文化带进时尚界。土家族的“织女”几乎都会织锦,但他们的做出的产品没有市场。通过我们对于把列入国家非遗保护的一百多个图腾做颜色的改善之后,他们的产品变得更贴近市场价值。有了消费反馈,就会促进生产,他们便可以赚取收入,这是一种有尊严的扶贫。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帮助他人,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2019年,我参加了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箱包展览会,在会上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皮包设计融合的主题演讲,我强调——视野决定创新高度,只有掌握真正的文化内涵,才能设计和创作出优秀的产品。设计家要保持一颗“匠心”,只有不断地深入调研、拓宽眼界、打开思路,才能设计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

林俊亿:2018年,我收到了义大利Mipel展览的邀请,主办方邀请我们的产品过去参展。但我明确地表示只愿意到10.0主展馆参展,因为至今没有一个中国原创设计师的品牌可以在10.0主展馆展出。
后来,美梦成真,我带著发明专利《变脸》系列进驻Mipel。当看到中国设计的品牌第一次展现在Mipel主展馆时,那种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
记 者:作为在穗台商的优秀代表,您有什么经验要分享给来大陆发展的年轻人?
林俊亿:现在,我是几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带着一届一届的毕业生,主要做非遗原创项目的教育设计培训。跟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多,我发现无论是大陆的学生亦或是台湾的学生,网络信息让商业大多太过浮躁,急功近利。
想要成功,首先要有一技之长,找好自己的定位,扎扎实实地做好一件事。比如我,一辈子都在做皮包设计。其次,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自知者明,自胜者强。最后,坚持一个字——熬,成功没有捷径,“一夜暴富”只是凤毛麟角,浅尝辄止难以成功。
记 者:在文化传承这条路上,您将如何继续走下去?
林俊亿:我是一个设计师、商人、老师,但我更喜欢别人称呼我为——文艺工作者。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的融合,不单单是在物质生活层面,更多的应是精神层面,心灵的认可远比外在的奢侈更具说服力。我要做的就是继续为“中国原创”发声。5000年的历史文化,老祖先谱写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我们这一代没讲完的,下一代接着讲,当文化有了传承,便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历久弥新!
俊锜皮包有限公司
公司介绍:俊锜皮包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结开发设计和生产皮具的企业,于2004年8月迁立于广州,由于客户开发订单生产扩大的需要,,并于2011年底再集结开发主力加设研发部于广州市白云区罗岗新址。我司集多年的专业设计、流行开发、制造经验,日系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谨的操作流程为一体,坚持’’以质量为本、信誉至上、持续改进、满意客户’’的企业精神为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和谐、互爱、创契机’’为我们生产团队的最高默契,始终以高质量、高效率配合卓越客户服务,以此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创造出客户满意的成绩。
我司现有生产厂房、员工宿舍、办公楼各一栋,合计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1000坪),是现代化花园式的新型厂房,厂区内设有各项员工娱乐设施,各级管理人员10余名,版房设计老师傅2名,资深熟练员工80余名,并持续寻求优质人材扩编中,工厂拥有各项高级日本进口计算机车、高头车、高柱车、双针车、DY车、平车60台以上,大型裁断机1台,中型摇头裁断机2台,五金机5台…..手袋生产制造机器齐备,配以资深优质的台面工,可为生产中高质量流行时尚款包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工厂生产的主力为流行时尚款女包及休闲流行男士包,更以着重真皮工艺皮包为主,辅以配皮及流行素材的时尚包,产品主要销售美国.日本、英国、台湾等地,年出口生产量基础约为30~40万个。
商标注册证书
俊锜小程序
联系人:林先生
手机:13602752366
QQ:2488068418
邮箱:chunchi126@vip.126.com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罗岗村环村北路自编10号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