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分站切换

美中订阅号

实时获取圈内资源
免费订阅鞋业头条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新闻首页  >  会员动态   >  盘点2007年制鞋业

盘点2007年制鞋业

2008-02-19    信息来源: 步云天地-环球国际商贸中心

   2007年度,中国制鞋业大事件风云年年有,危机时时在,从由06年末燃烧“洋鞋”引起的年初风波到年尾的广东鞋业出现的搬迁倒闭潮,2007年对于鞋业来说可以是“震荡年”。5月23日百丽上市成了鞋业的分水岭,麻雀变成凤凰的几个月后就大手笔地收购妙丽森达等知名品牌,搅动了整个鞋业的格局。为期至少两年反倾销诉讼案在不急不缓的进行中,上诉道路是艰辛的,第一轮答辩完毕,启动了第二轮的答辩又将是一年。
   值得关注的是新劳动法的实施就成了压垮上千家鞋企的最后一根稻草,广东鞋企就纷纷出现搬迁潮,倒闭潮。在这“劳工荒”、“电荒”和“油荒”,加反倾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国家对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政策下中国制鞋业的经历的是怎样的一年呢?

2007年制鞋业大事件回顾


反倾销难挡鞋产品出口

    2007年制鞋企业在欧盟、巴西、秘鲁、委内瑞拉、加拿大等国的反倾销中度过,尽管鞋产品出口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事实证明反倾销的围攻,并没有阻挡中国鞋外销的步伐,2007年中国鞋出口仍然呈增长趋势。制鞋企业在各国的反倾销中增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另一方面反倾销也提升了中国鞋的竞争力,促进了行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人民币升削薄企业利润

     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出现新高,给我国众多外贸与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人民币的升值降低了企业利润,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能淘汰低层次、弱势企业,从而提升出口层次。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企业应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走自主创新的模式。对中国而言,升值不妨作为改善贸易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推动优势领域创新能力提高、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契机。

出口退税新政的实行

    2007年7月国家又一次对出口退税实行了大的调整,鞋靴、护腿及类似品的出口退税率将从现行的13%降低至9%,帽类及其零件的出口退税率也同样从现行的13%降低至9%,降幅均达4%。皮革、箱包制品除某些特殊箱包类从13%降低至9%以外,其余从13%降至5% 。生皮及皮革的出口退税率将从现行的8%调整为取消。致使制鞋企业利润又一次收到挤压,鞋产品出口面临又一挑战。

体育用品企业抢滩奥运经济

     对于国内的运动品牌企业来说,2007年是重要的一年——将直接影响企业能否借助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东风”,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品牌影响力。面对2008年奥运会的巨大商机,各体育用品企业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能分食“奥运经济”这块蛋糕,搭乘奥运的快车,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创新营销模式,到开发特色奥运产品,从奥运明星代言,到赞助体育赛事,等等,因此奥运营销战也拉开了帷幕,并随后进入白热化阶段。

鞋产品出口遭遇反规避调查

     2007年9月欧盟正式对我国皮鞋、“借道”澳门转口欧洲的情况、发起了反规避调查,这对仍在欧盟反倾销利剑下挣扎的中国鞋企,再度面临严峻考验。面对欧盟的一再发难,企业最重要的是提升产品的质量,注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为走捷径而做出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的行为。对于鞋企来说,企业自律才是关键。

“招工难”、“民工荒”制约制鞋业发展

     2007年,国内各地大部分鞋企都面临着“招工难”、“民工荒”的问题,这也成为制约鞋企发展重要因素。有些企业招工广告天天打,仍然找不到。由于劳动力不足、企业产能跟不上而引发的订单交货延期、客商索赔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因此失去了订单甚至失去了客户。 “招工难”首先难在数量上,企业招不到足够数量的人手。其次“招工难”难在质量上,即招不到各个岗位的熟手,专业的技工等。于是许多鞋企一边在为订单不断增多而欣喜的同时,也承受着工人不足很难完成订单的“痛楚”,因此制鞋行业的“招工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世界鞋业发展论坛在东莞举行

     2007年11月29日,世界鞋业发展论坛在东莞举行,中外知名专家、世界鞋业巨擘、贸易商、采购商和政府相关部门权威人士汇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了在新阶段,中国鞋业如何应对挑战?在国内制鞋业面临内忧外困的时期,此次论坛的召开为国内彷徨的企业指点了迷津,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次同时,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正式启动。

晋江被授予“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称号

    2007年12月18日,晋江被被授予“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称号,是继深圳、成都之后全国第三个获此称号的城市。“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落户晋江,在国家体育总局与晋江和晋江企业之间搭建起沟通平台,有利于扩大与国家体育总局各项目中心、体科所及体育界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同时通过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带动晋江体育本体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共同进步。


“东鞋西移”进程加速

     制鞋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和资源成本的上升,制鞋业从劳动力成本高的东部地区向劳动力成本低的江西、成都、湖南、安徽等地区转移,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2007年,东鞋西移的进程更加迅速,不仅缓解了东部鞋企的成本压力,也带动了中西部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平衡。

新劳动法的实行

  2007年最后的一段日子里,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所激起的话题令各界广泛关注。新劳动法不一定是那根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但它却是催促企业升级换代的通牒。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似乎在告诉人们,社会的进程不总是花好月圆,有成长的烦恼,蜕变的阵痛。对于新法,普遍的看法是,从长远来说,只有将那些低利润企业淘汰出局,用工才会规范,工人收入才会真正增加,劳资关系才能真正和谐;而同时,行业的优胜劣汰将加速上演,更快地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

珠三角鞋业经历洗牌阵痛

    2007年底,由于“劳工荒”、“电荒”和“油荒”,加反倾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国家对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政策的调整,在多种因素促使下,珠三角地区上千家鞋企倒闭,被淘汰出局,还有众多鞋企经受了转移和转型的阵痛。

2007鞋业品牌大事件回顾
 
 
奥康  2007丰收的一年

  2007年3月22日经北京奥组委批准,奥康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皮具供应商,从而拿到了中国企业与2008年奥运会携手同行的弥足珍贵的“入场券”。
2007年11月22日“亚洲飞人”刘翔以奥康奥运大使的身份正式牵手“中国鞋王”王振滔领军的奥康集团,并出任奥康•奥运圆梦行动的特别形象大使,助力奥康集团推出的一系列奥运冠军圆梦活动。
  2007年11月27日,中国首家鞋类企业综合性科技研究院——奥康鞋类科技研究院在温州正式挂牌成立。在中国制造频遭反倾销、妖魔化、灰色清关等壁垒时,它有望为中国鞋业产业升级和产品附加值提升探索出一条全新道路。
还值得一提的就是,2007年奥康倾力慈善事业,赈灾、捐助贫困学子、设立贫困奖学金、助学金、奥运圆梦行动等等,奥康把爱心献给众多需要帮助的人。对于奥康来说,200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更是充实丰收的一年。


百丽上市  频出并购牌

  2007年5月23日百丽在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百丽国际的上市,一方面是为了有更多的资金壮大品牌,另一方面,国际大牌以及二三线品牌目前来到中国市场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对国内一批定位相对较高的一线品牌形成了激烈竞争。同时也搅动了国内鞋业格局,带动更多的行业企业走上资本市场的道路。
自今年5月在香港上市以来,百丽国际不断以并购方式进行业务拓展,发展其多品牌战略。继8月以4800万美元收购FILA中国商标、10月以6亿港元收购妙丽品牌后,11月13日与江苏森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拟斥资16亿元收购后者5家全资控股附属公司。随后宣布将以5.63亿人民币收购内地鞋商上海永旭的全部权益。

 红蜻蜓  赞助“嫦娥一号”推出科技运动皮鞋

  2007年红蜻蜓在科技创新层面的成果更是引人瞩目,6月与国际著名运动鞋科技研发企业RSscan携手合作;7月斥资2亿元人民币兴建中国首个运动皮鞋研发生产基地,率先在行业内创造技术引进的新模式;9月科技创新的结晶——中国第一双运动皮鞋正式面世。国际新技术的注入,将为我国皮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力,改变以往的传统模式,为中国企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随后红蜻蜓成为“嫦娥一号”宣传入围的唯一制鞋企业。期望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创新投入,强化品牌的科技内涵,同时改善中国制造业科技含量低的形象。红蜻蜓赞助“嫦娥一号”,承袭了品牌建设过程中一贯的创新风格。从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科技发展的角度,在消费者心目中打造品牌与科技创新的强关联,同时借助社会各界对于航天事件的广泛关注,提升品牌科技内涵,塑造科技创新的“中国制造”新形象。

双星改制  横向扩张

    双星作为国内唯一的国有鞋企,2007年完成了私有化改制,并从单一做鞋到形成鞋业、轮胎、机械、服装、热电五大支柱产业、八大行业(房地产、绣品、包装印刷等)跨30多个行业,每个行业都在发展壮大、提高;从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到进军高端市场,树新形象;从没有商标品牌到成为中国第一批驰名商标,创出中国著名、世界知名的双星名牌,从而进行横向扩张发展。
 
李宁   低调步入2008

    2007年李宁没有呈现出特别大的举措,尽管没有拿到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的入场券,但是2007年1月5日,“李宁”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签订协议,2007—2008年播出的栏目及赛事节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出镜时均需身着李宁牌服饰。此举意味着,在北京奥运期间,只要打开央视体育频道,李宁的Logo就会映入观众眼帘。6月25日,李宁又向媒体宣布,继瑞典之后,李宁公司又将成为西班牙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以及西班牙代表团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的官方装备供应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世界著名的红土网球之王纳达尔穿着李宁牌领奖服站在北京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那又将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完美诠释。11月15日以总代价3.05亿元人民币(3.2亿港元)收购著名乒乓球品牌“红双喜”合计57.5%的股权,红双喜成为李宁集团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安踏  永不止步

    2007年7月10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主板开市交易,获得183倍的超额认购,共募集资金约31.68亿港元,交易首日股价即上涨40%。NBA球星姚明效力的休斯敦火箭队老板LeslieAlexander已以3000万美元认购安踏体育股份。2007年9月21日安踏正式全面冠名并垄断赞助2007-2010赛季所有国内排球赛事,包括全国排球联赛、排球大奖赛和排球锦标赛。2007年11月安踏成功签约NBA球星史蒂夫•弗朗西斯和路易斯•斯科拉,安踏用品走入NBA赛场,成为牵手CBA赛事后的另一重大举措。

匹克盯紧NBA

  继2007年8月,匹克签约赞助伊拉克国家队出征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7年11月6日NBA中国首席执行官陈永正先生与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先生在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与匹克集团在华结成多年的市场合作伙伴。
  12月19日,匹克集团与NBA雄鹿队正式签署协议,结成多年战略合作伙伴,成为第一家与NBA雄鹿队合作中国知名运动品牌。随着易建联的加盟,NBA雄鹿队在中国的关注度水涨船高,对于雄鹿队蕴藏的巨大商机,中国企业早已垂涎欲滴。而匹克已经捷足先登,率先与易建联所在的雄鹿队签约,中国消费者很快就能在雄鹿队主场看到匹克的广告。这是自11月与NBA缔结战略合作关系以来,匹克的又一震撼业界的成就。匹克集团成为了中国运动品牌占居美国市场的标志,是中国民族品牌占领世界高端市场的开始,匹克集团这一创举是中国体育民族品牌专业化时代的开始,也是连接中美两国篮球文化的纽带,有中国匹克的身影,让全球都感受到中国品牌的强大,中国民族企业统领世界的雄心。

361°联手腾讯  借助网络营销

    2007年,361°与腾讯网战略合作实现突破性升级,“赛事共建,会员共享”理念再次引领中国网络体育营销。并成功举办了07—08年361°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扩大了361°在校园大学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贵人鸟赞助“快乐男声”

    贵人鸟(中国)有限公司以“植入式营销”的方式,参与“快乐男声”。贵人鸟(中国)有关负责人称此次合作,是其与消费者进行“亲密接触”的一个契机。随着各品牌营销手法的层出不穷,如何更好地掌握消费者的情感喜好变得至关重要。

鸿星尔克成为朝鲜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早在2006年11月,鸿星尔克公司就与朝鲜奥委会签署了朝鲜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合作协议,2008奥运会上,朝鲜代表团将身着鸿星尔克的战袍拼杀。2007年初,朝鲜奥委会代表团特意到鸿星尔克公司进行参观访问。

康奈全球首推“限量版”女鞋

    2007年3月,康奈集团宣布将在全球推出数量仅限1999双的春季女鞋。据了解,以限量版方式进行生产和销售,这在温州鞋业界尚属首次,在国内也不多见。并且斥资1亿元在成都建生产基地,斥资8亿元建新疆地王国际商城。并11月荣获“全国质量奖”。

德尔惠LOGO换脸

    为适应更为国际化的市场战略,从2007年起,德尔惠原有品牌英文名称由“DEERHUI”变为“DEER-WAY”,广告语“我的个性”也换为了“ONTHEWAY”,他们表示,新的英文名更具国际感、时尚感、信赖感和品质感,有利于提高品牌的溢价能力。

 国家级研发基地落户喜得龙

    随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装备研发基地入驻晋江喜得龙工业园,此举也标志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喜得龙的一期合作项目“全民脚型数据测量”工作正式开展。

  纵观2007年中国制鞋业,可谓是群雄竞逐,风云际会。日益增多的技术壁垒、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非关税壁垒使我国出口鞋产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局面,印度、越南、巴西等国新的全球制鞋业正在崛起,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越来越多国际品牌准备大举抢占中国市场。   
  展望2008年中国制鞋业,既有竞争挑战,也有充满希望的商机。与世界鞋业强国“共舞”,中国制鞋业只要调整好自身的发展战略,以低端、低价格产品、数量扩张开拓国际市场的模式亟待改变,通过技术、观念创新,借助高质量、高技术产品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实施自主创新的名牌战略,这样中国制鞋业才能拥有更多机会而不是危机,我们一定要坚信,中国制鞋业的明天会更好。

联系

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69-22803288

公众号

美中官方公众号